肝癌

郭詠觀醫生 (Dr. Jason Kwok)

肝癌大致上可分為:(一)原發性(primary):癌細胞源自肝臟的細胞;和(二)繼發性(secondary)或轉移性(metastatic):癌細胞源自其他器官、擴散至肝臟。原發性肝癌可再細分為(甲)肝細胞癌(hepatocellular carcinoma):癌細胞源自肝細胞和(乙)膽管細胞癌(cholangiocarcinoma):癌細胞源自肝臟內細小的膽管;轉移性肝癌比原發性肝癌多見,約為多三十倍,有大約三份之一的所有癌病會擴散至肝臟,尤其是源自腸、胃、胰臟、乳房及肺的癌病。本文只探討原發性肝細胞癌:

沒有患上慢性肝病的人很少會患上肝癌,反之,患有慢性肝病的人患上肝癌的機率就高得多,患上肝癌的高危因素包括:(一)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;(二)肝硬化;(三)酗酒;(四)肥胖;(五)抽煙(尤其已患有慢性肝病的人);(六)服用同化類固醇(anabolic steroids);(七)遺傳性肝病,例如血色沉著病(hemochromatosis)、甲一型抗胰蛋白酵素缺乏症(alpha-1-anyitrpsin deficiency)、酪氨酸血症(tyrosinemia)等;(八)接觸工業用化學劑,例如氯乙烯(vinyl chloride);(九)經常食用發霉的食物,因為會含能致肝癌的黃麴毒素(aflatoxins)等,不過,沒有高危因素的人也有可能患上肝癌。

肝癌在北美洲並不多見,在所有癌病中,少於百份之一是肝癌,但在非洲、東南亞和中國卻非常普遍,佔所有癌病的百份之五十,每十萬加拿大男人只有三人死於肝癌,但每十萬中國男人就有十五人死於肝癌,肝癌是在中國男士最常見致命的癌病中排行第二,但在白人男士卻只排行第十六,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都是導致這個地域分別的主要原因。肝癌有多個不同的生長模式,有些生於肝臟的一個部位、生長、然後擴散至肝臟的其他部位,有些則可能在肝臟多個地方同時生長,這個生長模式多見於患有肝硬化的人。

早期肝癌可能沒有症狀,肝癌可引起的症狀包括: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、腹痛、黃疸、腹腔積水(ascites)等,醫生確診肝癌,除了聽取病人的病史和做詳細的身體檢查外,亦會抽血,查看肝功能和甲胎蛋白(alpha-fetoprotein簡稱AFP)的水平,另外會為病人做超聲波、電腦素描或磁力共振素描等檢查,最終,需要作肝臟穿刺活組織切片(biopsy)檢查,確定病因。

治療肝癌有多個不同的方法,視乎癌病的大小、數目、生長的速度、擴散的情況、病人的身體狀況等,細小的肝癌是可以痊癒的,但隨著肝癌的增大,治癒的機會就會減低,治療的方法包括:
(一)手術治療:若情況許可,動手術把肝癌切除能得到最高的存活率,但若肝癌太大、生長在多個不同的位置、或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,手術就不能將肝癌完全清除,此外,病人可能本已患有肝硬化,沒有足夠的健康肝臟組織讓他接受手術;(二)射頻消融治療(radio frequency ablation):使用高能量電波將癌細胞殺掉;(三)動脈結紮或栓塞術:將肝臟動脈結紮(artery ligation)或注射藥物(arterial embolization)截斷將養料輸送給癌細胞的血管,由於這個方法也會減低輸送血液給附近的肝細胞,所以,並不適合已患其他慢性肝病的病人,例如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等,也可注射化療藥物作動脈栓塞(chemo-embolization)用,能延長不能痊癒病人的壽命;(四)電療:可令肝癌萎縮和紓緩症狀;(五)化療;(六)肝臟移植:適用於肝癌仍然細小及局限於肝臟的病人。

大家都明白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,接受乙型肝炎預防針注射和喝酒要有節制是最重要的,若已患有慢性肝病,例如肝炎或肝硬化,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滴酒不沾,此外,攝取均衡的營養和定時運動也很重要。患肝癌的高危人士更應定期接受篩選檢查(screening tests),以能儘早察覺肝癌,及時接受適當的治療,他們應每六個月接受超聲波檢查,如有不舒服,更應儘早求診。